2016年10月20日星期四

河马

河马[编辑]
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 
陳律妃
Hippo pod edit.jpg
保护状况
Status iucn3.1 VU zh.svg
易危IUCN 3.1
科學分類
界:動物界 Animalia
門:脊索動物門 Chordata
綱:哺乳綱 Mammalia
目:偶蹄目 Artiodactyla
科:河马科 Hippopotamidae
屬:河马属 Hippopotamus
種:河马 H. amphibius
二名法
Hippopotamus amphibius
Linnaeus1758
    現代分布     歷史分布
    現代分布     歷史分布
河馬學名Hippopotamus amphibius)的名字源自於希臘語ιπποπόταμος」(英文名稱即hippopotamus,希臘語的hippos即「馬」,potamus即「河」),英文常縮寫成「hippo」,是非洲的大型草食性[1]哺乳類動物,是生物分類法河馬科中的兩個延伸物種的其中一個(另一個是倭河馬)。
河馬外型可愛,但事實上攻擊性甚強,是非洲最危險的動物之一,為殺人最多的草食性哺乳動物,也是陸上體型第三大動物。然而,河馬牙、肉等價值珍貴,導致盜獵問題嚴重,目前已成為易危物種。

特征[编辑]

河馬身長3~5米,平均重1500公斤,成年雄性常能達到3000公斤,有紀錄之最大個體重4500公斤。河馬是现存陸地上第三大动物,僅次於犀牛
河馬黑褐色皮膚裸露,僅尾部有少數的剛毛,頭大、嘴闊、耳小、尾短,前後肢都比較短,有四指、略有蹼。其皮層厚達15公分,提供了極佳防護。由於河馬的顎部關節位於較後方,因此雙顎可撐開將近150度。牠們的四根獠牙長50厘米,咬力可達2500磅,一次可吃下100磅的植物。即使是陸地上第三大的動物,其短距離奔跑速度卻能達到時速30公里。
雖然河馬為半水生,但河馬並不善游泳[2],也無法浮在水上,但它能待在水中4~5分鐘。河馬皮膚需要水分,否則會乾裂。其皮膚可分泌粉紅色油脂以防曬,但效果無法持續太久,故河馬通常在水中及水邊活動。
儘管牠們的身體很像和其他陸地上的偶蹄目,牠們最親近的親戚是鯨目,如鯨魚海豚等等。鯨魚和河馬的祖先石炭獸類是由其他來自六千萬年前的偶蹄目分支。最早的河馬化石,屬於來自非洲的肯亞河馬,大約是一千六百萬年前。

习性[编辑]

河马是群居动物,每群大约有40只。寿命为40至50歲。雌性河马在5至6岁时发情交配,妊娠期8月。
河馬是半水生的,棲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河或湖中。白天牠們會為了保持身體濕潤而待在水中或泥沼裡;公河馬具有領域性,繁殖及生產皆發生在公河馬掌控延伸的水域中。牠們會在傍晚的時候出水域來吃草。然而,雖然河馬在水中互相倚靠休息時會在水中的領域內,但吃草是屬單獨的活動,河馬在陸地上是沒有領域性的。
河馬為草食性。然而,雖然少見,但河馬也有食肉的情況。河馬有食用動物屍體的紀錄,在1995年7月更曾有獵殺飛羚並食用的紀錄。
河馬肥胖的身軀沒有一根毛,也沒有汗腺,卻會分泌出一種紅色的黏性液體,保護皮膚免受脫水龜裂。河馬走路時不但邊走邊排下大小便,還會用尾巴把糞便撥向四周。在同類爭執中,河馬有時更會把糞便當作暗器撥向對方。不過河馬不雅的排便行為其實對生態很有裨益。

危險性[编辑]

雖然河馬為草食性且外型看來十分溫和,然而事實上其性格與外型完全相反。河馬性格暴躁且攻擊性極強,其跑步时速可達四十公里,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之一,更是非洲每年殺死人最多的動物。鱷魚由於棲息地相近,時常遭到河馬攻擊並殺害。河馬對人類也極具攻擊性,人類在岸邊及船上無挑釁卻遭攻擊的紀錄很普遍。雖不是為了獵食,但河馬認為受到威脅就極易主動攻擊,故接近河馬時必須保持絕對的小心。
由於其巨大體型及攻擊性,除了獅子鱷魚人類之外,河馬很少有天敌。

分布[编辑]

冰河时期末期,河马曾广泛分布于北美洲欧洲[1]。那时河马能在寒冷气候生存。现在埃及尼罗河的河马在639年灭绝。在马耳他的洞中还能找到180000年前的河马化石。在马达加斯加人类来到前有倭河马。今
近代河馬則生活在非洲中南部。但隨著人類在非洲的擴張其數量不斷減少,已被分為易危物種,世界僅存約125000~150000頭。人類因擴張,食肉,皮革,及河馬牙而獵殺河馬。在普遍禁止販賣象牙後,河馬因牙遭人類獵殺的數量急遽上升。贊比亞(40000)及坦尚尼亞(20000)擁有最多的河馬。近代河馬最大的一次減少發生在剛果,從1970年的30000頭減少到目前僅存約800頭,主因為第二次刚果战争,飢餓的貧民及士兵為其肉或牙而大量捕殺河馬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